山東聊城東昌湖國家濕地公園成功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試點驗收
12月25日,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《關于2020年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的通知》(林濕發〔2020〕119號),公布了2020年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。山東聊城東昌湖國家濕地公園成功通過試點驗收,為聊城市又增加了一張“國字號”生態名片。
山東聊城東昌湖國家濕地公園自2015年被批準試點建設以來,在市委、市政府與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指導和關心下,市旅游發展集團堅持“全面保護、科學修復、合理利用、持續發展”的原則,嚴格按照《山東聊城東昌湖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》的要求,積極開展了濕地生態保護和修復、科普宣教、科研監測、管理提升、合理利用、基礎設施、特色示范等各項工作,建設成為濕地生態系統健康完整、景觀資源豐富、自然環境優美、科普宣教設施完善、生態旅游條件優越、文化底蘊深厚的“生態與文化共舞,生物與水韻齊飛”,新時代、新背景下的濕地自然公園。
東昌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聊城市東昌府區,規劃區域為東昌湖及周邊區域,京杭運河的部分河段及東昌湖入水口南部沉砂池。濕地公園總面積464.72公頃, 其中濕地面積321.62公頃,占總面積的69.21%。 公園劃分為濕地保育區、恢復重建區、宣教展示區、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5個功能區,實行分區建設和管理。據調查統計,公園內共有維管植物68科138屬184種。規劃區的植物成分,多是華北常見的類型,如毛白楊、旱柳、檉柳、毛泡桐等,規劃區的植物還有山東特有的山東茜草。目前,項目區共記錄野生脊椎動物5綱28目63科155種。
聊城市旅游發展集團作為濕地公園保護管理機構,通過實施濕地保護與恢復、環境整治、科普宣教、科研監測、基礎建設和合理利用等一系列工程,濕地公園生態環境明顯改善,生態功能明顯增強,濕地景觀效果明顯提升,為濕地生態保護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做出了典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