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青防溺水 安全記心間
東昌湖環繞古城區,水域面積達到了6.5平方公里,水域廣、景點多、游客多。近年來,東昌湖溺水事件時有發生。
僅去年,東昌湖派出所水上救援巡邏中隊先后在東昌湖、古運河水域成功救起落水人員21人,而他們的落水原因大都與自身安全意識不強、“麻痹大意”有關。
“有些市民,夏天暑假一到就來高發區,每年落水的,這些情況,是比較嚴重的。”民警告訴我們,從往年的搜救經驗來看,運河博物館附近的水域是落水高發區,而整個東昌湖水域唯一可以“合法”游泳的地方就是沙灘浴場。
溺水是意外死亡的常見原因,溺水者如果無人施救,往往幾分鐘內就會發生死亡,因此抓住黃金搶救時間至關重要。
“溺水一分鐘,是最好的黃金搶救時間,但是因為肺部一嗆水,就容易造成人死亡。”
由于東昌湖水域廣,面積大,為加強日常巡邏力量,以便及時發現各類意外情況,東昌湖派出所于2015年啟用了無人機巡邏水域,“空中力量”的加入讓水上巡邏不再有“死角”。
“考慮到有死角,有的區域我們過去比較難,這樣的話用無人機,能快速的把信息傳到,有利于指揮員做出判斷。怎么搜救,怎么制定方案。有利于現場指揮。”東昌湖派出所水上救援巡邏中隊胡洪振說。
除“空中力量”外,考慮到運河水深,市民一旦發生溺水不容易自救,東昌湖派出所民警在運河里安裝了自行研發設計的“河壁救生扶手”,為意外落水者搭起生命的階梯。
“我們從運河上了100多個救生梯,因為運河水深。在游泳的時候手扒不到岸底,我們貼著運河每100米有一個救生梯,使這些游客,包括腿抽筋,能自救。”東昌湖派出所水上救援巡邏中隊劉長樂告訴記者,隨著天氣的逐漸變暖,東昌湖會吸引更多的市民前來踏青游玩,對于游玩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落水危險,民警也給廣大市民做出了提醒。
“提醒市民和外地游客,觀賞游玩可以,盡量還是少下水。”
來源:聊城電視臺公共頻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