擇一城終老, 聊城可好?
擇一城終老, 聊城可好?
江北水城 ,運河古都—— 聊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,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,國家衛生城, 中國十大休閑城市,是古老大運河上一顆璀璨的明珠。一條河興盛了一座城,她交融了黃河文明和運河文化的雙重魅力,悠遠的歷史和現代的繁華完美演繹了聊城的獨特之美。中華水上古城坐落在聊城市區內東昌湖中間,北宋時期的城垣。以天下第一樓-光岳樓為中心,是聞名遐邇的“江北水城 ·運河古都”。作為世界文化遺產-大運河沿線的重要節點,中華水上古城的特色可用八個字概括:以“文”為魂,以“水”為韻。
東昌湖環繞在一座四四方方的古城外圍,東昌湖清新宜人的自然環境和古城區樸厚古老的建筑風格交相輝映,形成“城中有湖、湖中有城、城水相依”的獨特格局,古城區東西、南北向各長1公里,有著六百多年歷史的光岳樓坐落在城中央,與 岳陽樓、黃鶴樓一起并稱為中國 三 大名 樓。明清兩代,京杭大運河為南北交通大動脈,沿河過往的帝王將相,文人學士多都登臨此樓,憑欄詠月,作詩賦詞。清代乾隆皇帝,就曾經登上令人神往的光岳樓,并提筆寫下“紫氣東來”四個恢宏瀟灑的大字,至今在光岳樓的三樓也是熠熠生輝。這座雄厚敦實的光岳樓銘記著明清帝王的繁華舊夢,亦彰顯著我中華文化的燦爛輝煌。
山陜會館在城區的南部,運河西岸,是清代聊城商業繁榮的縮影和見證。會館始建于清乾隆時期,是山西 、 陜西 的商人為“祀神明而聯桑梓”集 資興建的,整個建筑包括山門、過樓、戲樓、夾樓、鐘鼓二樓、南北看樓、關帝大殿、春秋閣等部分,共有亭臺樓閣160多間,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在全國現存的會館中, 聊城山陜會館的建筑面積不算很大,但是其精妙絕倫的建筑雕刻和繪畫藝術卻是國內罕見。會館按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筑的基本格局排列各組建筑,強調中軸線兩側均衡對稱,突出中軸線上建筑,通過屋頂的形式、面闊進深的大小、藝術構件雕刻的繁簡等來區分建筑的主次級別。沿中軸線由東到西依次為山門、戲樓、鐘鼓樓、南北看樓、碑亭、中獻殿、關帝殿、春秋閣。從山門到春秋閣三個院落逐漸增高,錯落有致,各單體建筑互相連接,布局緊湊。 山陜會館一直備受歷史的垂青與青睞,400多年來,屹立在運河西岸繁盛不衰。
尺八文化與聊城關聯的緊密程度是其他任何地方所不具備的,因為尺八鼻祖正是今聊城高唐人呂才。 尺八是一種長度為一尺八寸的豎笛,根據史料記載,此樂器在魏晉之前稱笛,魏晉時為長笛,唐時開始稱作尺八,相傳呂才善制此器?!杜f唐書·呂才傳》載文,“才能為尺八十二枚。尺八長短不同,各應律管,無不諧韻。”這是尺八最早的出處,呂才也因此被尊為尺八之祖。稍有遺憾的是,這種聊城獨有的文化未能得到有效開發和傳承。今年 聊城 兩會,對如何挖掘 聊城尺八文化提出了建議:打造聊城特色尺八文化品牌首先應該成立尺八研究會,目前正在籌備審批中。一旦通過,這將是屬于聊城的世界上第一個正式研究尺八文化的協會。圍繞尺八文化,還可組建一支演奏團,創作一部小說《尺八傳奇》,制作一部電視專題片,建一座尺八博物館,整修呂才墓,召開學術研討會,規劃旅游線路,力爭將尺八打造成聊城特色文化品牌,成為運河文化旅游帶上一道靚麗的音符。另外, 聊城特色文化資源實際上很豐富,以東阿縣曹植墓為例,可考慮依托曹植文化建全國性文藝基地,邀請全國名家到此進行交流,文化是軟性的,是長年不銹的,將文化資源通過文藝的方式來烘托,或許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,文化古城,宜居 聊城 。
中華水上古城,有著孔繁森,季羨林,傅斯年,范筑先等先輩的故居和紀念館,在東昌湖畔,有文化淵博的運河博物館……此外,為響應山東省政府加快推進十大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設的號召, 聊城將積極進行魯風運河、水滸故里、 黃河入海三大品牌的建設。水滸故里旅游品牌,涉及 陽谷 景陽岡、 獅子樓景區為核心資源,以故事為空間引領,以人物為開發內容,聯手做大做強水滸故里旅游品牌,打造地域特色鮮明的水滸文化旅游區。構建的五大產品體系中提到,依托梁山、 東平湖、景陽岡、 獅子樓、水滸好漢城、宋江故里宋家村等核心資源推出水滸文化之旅、水滸好漢游產品及舉辦景陽岡廟會等活動。 黃河入海旅游品牌涵蓋依托聊城等市黃河沿線旅游資源,挖掘黃河文化開放、奉獻的精神品質。
擇一城終老, 聊城可好?(文章來自:馬蜂窩網 素材提供:策劃推廣部 吳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