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上古城景區 樓北不敲鑼的故事
水上古城景區 樓北不敲鑼的故事
從前,東昌府知縣在回縣衙時,都是金鑼開道,行人急忙散開道路進行回避,唯恐躲閃不及,遭到衙役的大聲喝斥。但是一到古樓北大街時,再也不敲鑼了,這是怎么回事呢?這要與傅以漸說起。
清朝康熙年間,有一次,開國狀元傅以漸放假回家休養,住在東昌府古樓北大街“相府”大院里。其大門向南,門前的東西街道就叫“相府街”。傅以漸在北京朝廷做官時,學識廣博,精通經史,任勞任怨,積極參與朝政,治國安邦很有方略,又是康熙的老師,故很受皇帝的器重。同時,他愛惜民眾,性情友善,樂善好施,秉公執法,深受故鄉親人與民眾的一致贊譽,人們親切稱他“傅閣老”。這天,天氣晴朗,艷陽高照,傅閣老吃過早飯后坐在院里喝茶看書,忽然聽到外面金鑼陣陣聲響,他派家人出門打聽,家人告訴他是東昌府知縣老爺回縣衙路過此地。按照當時對家鄉父母官必須行禮的傳統制度,傅閣老急忙起身走到門外樓北街中心進行叩拜。東昌府知縣一看是傅閣老到了,驚得連忙從轎子里下來跪倒在傅閣老跟前忙說“不知閣老大人回家,驚擾大人了罪過、罪過……”傅閣老起身扶起東昌府知縣說:“家鄉父母官路過此地,按照行禮條規,理應跪拜呀!”東昌府知縣趕緊說:“下次再也不敢驚擾閣老了…….”
從此以后,只要東昌府知縣一進古樓北街,就再也不敢敲鑼了。
2018年10月31日 08:46
?瀏覽量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