磐石為證,生死相隨——古城景區任克溥故居
磐石為證,生死相隨
聊城古城區里有名的“綺園”是清代名臣任克溥的故居,園內亭臺樓閣,環水筑榭,使人“不出城廓而獲山水之怡,身居鬧市而得林泉之趣”,是一座典型的明清私家園林。
在園內不起眼的角落,立著一顆造型獨特的石頭,因其形似一顆心,又像“兩個接吻的老人”,游人每到此處,無不為其造型之別致而嘖嘖稱奇,美其名曰“愛情石”,卻鮮有人知道其來歷和其背后的故事:
相傳康熙初年,東昌府是京杭大運河重要的口岸,漕運經濟發達,街面上車水馬龍,往來客商熙熙攘攘,被譽為“江北一都會”,是當時運河九大商埠之一。城內有個米市街,這里糧店匯聚,大大小小的糧站,足有數十家。其中有個開張不久的小糧店,店主是年輕的夫妻二人,丈夫名叫張彩,妻子名為紅纓,兩人都非東昌府人氏。這張彩原是揚州一個糧行的小伙計,素日里精明能干,又為人忠厚。糧店掌柜很喜歡他,逐漸派給他很多押船的差事。大批的稻米裝船由南方運到京城和沿線口岸,船家只管運輸,如此多貨物的接洽,都要有靠得住的自己人跟著,稱之為“押船”。如此多年后,張彩已近而立之年,手上有了積蓄,也有了安定下來的心思。后經鄰里牽媒與紅纓成了親,攜妻子沿河北上,到熱鬧的大埠東昌府定居,仍舊從事自己熟稔的行業,開了一家小糧店。夫妻二人勠力同心,共同操持這份不大的家業,日子過得雖然辛苦但樂在其中,舉案齊眉,相敬如賓。
這年,張彩的小店得了筆大生意,要押運一批糧食去京城。但當張彩興沖沖的給妻子報喜,準備收拾行裝的時候,紅纓卻皺起了眉頭,面露不安之色。原來,當時清廷立朝未久,社會還有些動蕩。京杭運河水面上出現了不少以燒殺搶掠為生的“河盜”,東昌府一代就有一伙臭名昭著的河盜團伙,當地官府多次圍剿不得,反而越來越猖獗。匪首名叫趙虎,年輕時便是當地的惡霸,后來糾集了一批人馬干起了攔河搶劫的營生,并自稱“趙河仙”。后來名氣大了,民間便流傳起了這樣一段順口溜:“大運河水百丈寬,只有一寸龍王管,別的都歸趙河仙”,足見其氣焰之盛,府衙也奈何不得。所以,當紅纓聽到丈夫要再次押糧出門的時候,死活也不同意。但她同時也知道,丈夫是個執拗的人,打定的主意便很難改變。況且這筆貨物押上了全部的家底兒,不可能放心的交由外人押運。最后,她親自幫丈夫打點了行裝,并約定兩個月為期,逾期如果無法按時回來,張彩也定要托人告個平安。
其后的日子紅纓每日在焦急與等待中度過,時間過去了一個月,丈夫應該開始返程了,一個半月,如果順利的話應該快到家了,兩個半月,興許是有點事耽誤了不過馬上應該到家了。但三個月過去了,張彩還是杳無音信。紅纓在家里待不住了,她很快打點了家里剩余的銀子,又折賣了一些首飾器皿,找到一艘北上的客船,便直上京師。雖然不知道會遇到什么,在那個年代找個人也如大海撈針,但她本能的也要試上一試。
果不其然,到了京師渡口,沒有一個人見過她丈夫。無奈返回東昌府,又沿途找遍了每一個埠口,均是一無所獲。紅纓回縣衙報了官,但和預期一樣沒有回應,只得終日以淚洗面。
不久的一天,有個自稱是當時運送張彩那批貨的一個船頭找到了她,告知了真相。原來,他們啟程沒多久,就遇到了有名的“趙河仙”,本來按照規矩,只要他們繳納一半的貨物或者現銀就可放行,但張彩不知是一時昏了頭腦還是實在舍不得自己辛苦掙來的家底兒,竟然想同趙河仙據理力爭,理論一番。土匪趙河仙當然懶得跟他廢話,直接命人殺掉了他,一船貨物也是一點沒留,全拉回了自己家。照那船頭的說法,自己本不想多事,躲還來不及。但看在紅纓年紀輕輕就守了寡實在可憐,告訴她真相也便斷了念想,趁早改嫁的好。
紅纓傷心欲絕但卻沒有震驚,因為這也在預料之中。謝過船主后,她隨即去往東昌府衙告了官。但官方的回應卻令她失望之極,官府也多次想拿住趙河仙,但是每次都被他給跑掉了,要是盜匪那么好找到還不早就拿了?!
紅纓差點絕望了,看來外界傳言“趙河仙”買通了府衙老爺的傳言是真的。但她沒有放棄為丈夫博一個公道,既然府衙不管,肯定有人能管!早前她聽說東昌本地有個在京做大官的任老爺為官清正,他就肯定能管,也會管!二話沒說,她變賣了家里所有值錢的物件,糧店也兌了出去,帶起全部身家就上了京城,找任老爺告狀!
但一個婦人獨自來到京城,人生地不熟的,要與從二品大員,時任刑部左侍郎的任克溥見一面,談何容易。很快小半年就過去了,她還是連任老爺的面都沒見過一次,每日風餐露宿,無數次被府邸和衙署外的差役驅逐甚至毆打,如何苦求都沒用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機會終于來了。偶然獲知任老爺近幾日要回鄉探親,紅纓知道,能否攔住他的官船可能是她唯一的機會。她沒有猶豫,在那艘官船映入眼簾的時候,不會水的她毅然走進了大運河里。
紅纓的想法果然奏效,看著這個從家鄉來的人,聽完她的遭遇后,任克溥難忍心中的憤懣,當即調轉船頭,回京參奏東昌知府勾結盜匪,草菅人命,并奏請上命運河沿岸各府衙全力清剿河患,還百姓一條繁榮太平的大運河。朝廷很快奏準,撤了東昌知府的職并砍頭,同時擲下嚴令限期鏟除河盜。很快,在任老爺回鄉探親期間,“趙河仙”一伙還有其他幾處的盜匪就全都給鏟除了,寬闊的大運河水面有恢復了平靜。
乘船返京時,官船路過一處不算寬闊的河段,手下人指給任克溥道:“瞧那邊,就是紅纓的丈夫被河匪殺掉,拋尸的地方?!?/span>
“哦?你怎么知道?”
“聽說那河匪頭子被殺頭那天,紅纓雇了條船來到這地方,給船家結過錢便跳了下去,再也沒浮上來。這女子,也真是奇啊。。?!?/span>
任克溥沒有再說話。
六年后,任克溥京察中失利,還鄉,筑綺園,與家人團聚。
同年,東昌大旱,京杭運河窄處水竭,有人在某段露出的河床上發現了一塊既似心形又像“兩個接吻的老人”的奇異石頭,搬至家中。不久后被任克溥以高價購得,置于綺園靜處。此后每有親朋游覽園中,問及此石,任克溥都會細細的講一遍當年那個發生在小人物身上的小故事,卻用著最莊重的語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