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何許人也 東昌一戰留名(上)
不知何許人也 東昌一戰留名(上)
縱覽《明史》,有個非常奇特的人——盛庸。奇特之處在于,此人身處歷史巨變關節點,他的決定直接導致歷史朝著完全不同的另一個方向發展。按說這么一位重要人物應該是威名赫赫了吧,可奇怪的是《明史·盛庸列傳》開篇一句就是:“不知何許人”。這么一位人物竟然是黑戶。這個奇特的人卻和東昌府有著非同一般的關系。事情到底如何,且聽我細細道來。
時間是公元1400年年底,農歷臘月。東昌府的城樓上還覆蓋著薄薄一層白雪,三面環水四面架橋,胭脂湖把城池圍了個嚴嚴實實。
城中心巍然屹立一座樓閣,高百尺余,四層四窗。樓高,風大,樓上一個身材厚重,面色黧黑的中年漢子眉頭緊鎖,神色不豫,立在東窗前,厚厚的衣襟被寒風吹得烈烈作響?!鞍?,余木樓啊余木樓,當年陳鏞將軍為了‘嚴更漏而窺敵望遠’建造此樓,沒想到啊,今遭窺敵望遠竟是窺望太祖皇帝的嫡子!”這中年漢子便是皇帝新封的征燕將軍,總兵官盛庸盛將軍。
太祖初立國,蒙古蠢蠢欲動,北方局勢不穩。東昌府地處南北要沖,為防御蒙軍南下,平山衛指揮僉事陳鏞,從洪武二年到五年,將東昌府土城改筑為磚城。為了報時報警,又用修城余木,建造了一座高達百尺的更鼓樓,稱為“余木樓”(即今光岳樓)。如今太祖皇帝剛崩,城池還新,哪曾想燕王就反了。雖說年初小勝燕軍,可是他們也是兵強馬壯,很快休整好又南下了,這都連克滄州、德州、濟寧、臨清數城了。就算這磚城再牢不可破,能擋得住燕王大軍嗎?看來只有試試那個方法了。一想到這,中年漢子心中又是一陣嘆息。
“噔噔噔”,一陣緊急的上樓聲響起?!笆④?,前軍哨報,燕王大軍已調轉馬頭往東昌府進發,半日即到!”只見來人虎背熊腰,身披甲胄,勇猛中帶著沉穩,但顯然難掩興奮之情,原來是副將平山衛指揮使安赤紱將軍。
“好!這事成了一半!”中年漢子也是按耐不住猛地雙掌一擊?!鞍矊④?,按之前部署,多多備好火器、弓弩,也該讓他們嘗嘗苦頭了!”
“是,將軍,已經安排好了!就等他們來了!之前濟南府沒能跟朱棣一戰,這次鐵定不能讓他跑了!”安將軍一臉狂熱。燕王靖難兵起,先是大敗耿炳文,年初又大敗李景隆,急攻濟南府,虧得鐵鉉大人和盛鏞將軍嚴防死守,又用太祖神位掛滿城墻才逼退燕王,自己也只是在追擊時跟朱能大戰一場,要不是那廝跑的快,早被我一槍戳死。只是沒能跟朱棣大戰一場,甚是可惜!這次千萬不能讓他跑了!
“安將軍,謹記,燕王不可動!其余皆可殺!你可明白?”盛將軍眼睛盯著安將軍道?!笆?,將軍,陛下旨意:勿使朕有殺叔之名。屬下明白!”風一陣一陣又緊了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