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東聊城,中國北方的威尼斯
山東聊城,中國北方的威尼斯
聊城是非常值得一游的,這里雖然不大,但是值得游覽的地方真不少,一天時間非常緊張,最好能安排2-3天的時間游覽。我們從早起玩到下午3點,也只能算是匆匆一游,感覺很不深入,而且沒有看到夜景也是個很大的遺憾。
聊城是歷史文化名城,有2500年的悠久歷史,文化底蘊特別深厚。這里文物古跡眾多,陽谷景陽岡,東阿曹植墓,肖城遺址,臨清的運河鈔關、舍利塔、清真寺、螯頭磯等等,就是聊城市區范圍內,光岳樓、宋代鐵塔和山陜會館都是非常值得一游的古跡。
這里是黃河與京杭大運河交匯之處,有“江北水城”之稱,號稱“中國北方的威尼斯”,主要就是因為這里有個可以比肩杭州西湖的美麗的東昌湖,環繞聊城古城一周,最初是因修筑城墻以及護城堤挖土而成,后經歷代開闊,行成了現在的格局。這里冬天景色一般,就算春暖花開,景色肯定也不能和西湖相比,但是在缺水的北方已是非常難得了。
交通
聊城交通較為便捷,多趟火車途徑這里,客運也很交通發達,多個汽車站有發往省內省外城市的客車。聊城當地交通網建設的也不錯,公交可到達各景區,出租車也很便利。
美食
聊城美食以“醬香、醋香、椒香、酸香”為特色,是以濃香見長的魯西菜風格。特色菜肴也以醬汁風味為主,聊城還有用甜面醬調味的家常小菜。這里的傳統風味名吃也很受歡迎,如陽谷布袋雞、八批果子、武大郎炊餅等,風味獨特。
購物
聊城購物場所遍布市內各處。市中心人民商場附近最為繁華,有百貨大樓、五星百貨、大型超市等大型購物場所,各種具有聊城特色的旅游商品琳瑯滿目,檔次齊全,是聊城的購物的好去處。特產方面,除了聊城本地特產如雙孢菇、燒鴿、驢肉等,在聊城也可買到山東省的一些特產,如阿膠、大棗等。
東昌湖公園
自駕車駛入聊城市,這里地處經濟發達的山東省西部,臨河南、河北,位于華東、華北、華中三大行政區交界處,地理位置非常獨特。
聊城的東昌湖很有名,素有“南有西湖,北有東昌”之稱,和杭州西湖、南京玄武湖并稱三大市內名湖。但和西湖、玄武湖不同的是,這里原來并不是湖,只是聊城古城的護城河,環繞古城四周,當時時因為修筑城墻以及護城堤挖土而成,后經歷代開闊,如今面積已達6.3平方公里,與杭州西湖相當,古城位于茫茫大湖的中央,仿佛一座湖心島,所以這里就不能再稱之為河了。
東昌古城
東昌湖中間就是東昌古城,也叫聊城古城,被這世界最寬,面積最大的護城河所環繞,獨具特色。四面都有橋通往這座古城,我們是順路從北面進入的。古城還在進一步的回復和建設中,大過年的吊車還都在忙碌著,但是從現有的規模來看,規劃得還是相當不錯的。
站在光岳樓頂端,可以俯瞰整個古城。聊城古城也叫東昌古城,整個古城坐落在東昌湖之中,曾經是京杭大運河沿岸的九大商都之一,繁榮昌盛達400年之久,現在雖然已經快要銷聲匿跡,但隨著這么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被開發,相信用不了多久又能再次煥發出光彩。
古城的城墻始建于宋熙寧三年,初為土城,明洪武五年,東昌平山衛指揮僉事陳鏞改筑為磚城。古城南門東向似鳳頭,東、西門南向似鳳翅,北門北向似鳳尾,故名“鳳凰城”。古城四城門樓皆重檐歇山,四角飛翹,均有水門、吊橋。城東北角、西北角原有“望岳”“綠云”2樓。城高大堅固,易守難攻,大有高屋建瓴、睥睨四鄰之勢,又有“能陷不失的鳳凰城”之說。
這里可以環顧四周,其實各個方向看出去都差不多,因為整個古城是正方形。光岳樓高高矗立于古城中央,以光岳樓為中心,向四面輻射,形成東西南北4條大街。4條大街向外延伸,依次有東、西、南、北4口、4門、4關。城區街道,經緯分明,垂直交叉,形成棋盤方格網狀骨架。
古城民居多為三合院、四合院,至今保留著白墻、灰瓦、坡屋頂的傳統建筑風格。聽導游說現在為了開發旅游,整個古城的居民都已經遷出去了,真是大手筆啊。怪不得現在古城能夠規劃得這么整齊,等全部建設好,這里應該會成為又一個大型的影視基地吧,希望不要搞得太商業化,失去了本來應該有的味道。
來源:途牛網 供稿:吳莉